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国务院妇儿工委办公室、住房城乡建设部办公厅联合印发通知,公布了第三批建设国家儿童友好城市名单。其中,济宁市榜上有名。
近年来,济宁市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优势,融入儿童友好城市建设,护航儿童成长全周期,结合济宁特色,围绕社会政策、公共服务、权利保障、成长空间、发展环境、文化浸润等“六个友好”,细化为31项具体措施,制定了预期成果、政策举措、重大项目“三张清单”。同时,把儿童友好城市建设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列入济宁市儿童发展“十四五”规划,写入市政府工作报告、民生实事。出台涉及儿童友好相关政策文件150余个,大力实施建设医疗高地、发展优质均衡教育、推进高水平托育事业、打造改造儿童活动场所设施等,全面推进儿童事业高质量发展。
“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语出《孟子·梁惠王》,是孟子描绘他心目中的理想社会,也是对孔子大同之世的理解。儿童友好思想在济宁起源、传承和发扬已两千余年,已经成为全社会细致入微的人伦日常实践和社会生活规范。近年来,济宁市把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早期及学校教育,融入家庭教育,融入儿童友好交流和合作,打造“幼有善育”特色服务品牌,打响“孔孟之乡 养教有方”家庭教育品牌,用优秀传统文化涵育“人人彬彬有礼、户户和和美美、处处干干净净”的文明新风尚。建成首批中国研学旅游目的地、首批全国研学旅游示范基地、首批全国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等研学示范基地57家,定期组织学生开展研学活动,开展“儒学文化特色联盟+N”建设,组织编写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幼儿系列读物,推出儿童系列文化活动,让儿童深切感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魅力,让优秀传统文化浸润童心。
记者了解到,济宁市规划实施儿童友好城市建设项目60余个,计划投资96亿元,截至目前,教育设施改善、科技场馆建设、儿童公园等项目已完成建设,总投资21.79亿元,儿童友好城市建设取得实质性进展和初步成效。未来,济宁市将立足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和儒家文化的发祥地优势,深挖资源禀赋、工作基础和优势特色,探索独具特色的建设路径,构建儿童友好百花齐放“新生态”。
声明:本网转发此文章,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信息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文章事实如有疑问,请与有关方核实,文章观点非本网观点,仅供读者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