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聚焦 >

大宅村:构建污水固废全利用零排放体系

如果要给福建省厦门市翔安区大宅村选个代表色的话,那一定是玫红色——火龙果的颜色。

大宅村:构建污水固废全利用零排放体系

这里,是有着上千亩火龙果种植基地的特色“果园村”,而作为玫红色注解的“透彻无垢的明亮红色”,用在大宅村身上极为贴切。大宅村本属于“风头水尾”的干旱缺水地区,而火龙果种植产业对农作物的灌溉需求极高,在这一情况下,大宅村将污水治理工作与高标准农田建设、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有机结合,致力于构建污水固废全利用零排放体系,恰暗合“无垢”之意。

从厦门岛出发,半个小时左右即可到达大宅村。还未进村,就能看到一望无际的火龙果种植田地。只是,来的时间不凑巧,1月并不是火龙果的采摘季,只能凭想象来充实眼前的景象——阵阵果香扑鼻而来,鲜艳的火龙果沉甸甸地缀满枝头……

村里合作社生产的火龙果食品减少了这种遗憾。摆在路边的火龙果茶、火龙果烘干片、火龙果鱼皮花生、火龙果蛋花酥、火龙果蛋卷、火龙果面、火龙果面线、火龙果馒头、火龙果棒棒糖……各色产品琳琅满目,味道也相当不错。村民告诉《法治日报》记者,合作社搞起来后,村民们共同致富,日子越过越红火。

以火龙果种植为主导产业,致力于做农业上的高产区、旅游上的美景区、生活上的生态区,大宅村正高质量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很难想象,这里曾饱受污水困扰。

厦门市翔安区市政园林局局长李虎平告诉记者:“过去的农村污水属于末端截污,是一种简单的治理模式,会造成污水漫流,并和雨水系统混流,容易造成水体黑臭,夏天更是导致蚊虫滋生。”

如今,这种让村民备受困扰的情况一去不复返。大宅村开展了农村污水提升治理,采用分类收集思路,按源头截污“三根管”接入。从系统上完善雨污水系统,做好建筑混接立管的雨污分流改造,对混接立管改造过程中需新建雨水立管的楼栋,在立管末端采用断接方式,重构雨水排放路径,形成雨水污水两套收集系统。建立区级排水智能化管理平台,实现管网“一张图”,并将管网位置、建设资料、管养状况、维修记录等信息导入系统平台,方便随时调取。竣工时以用户需求为导向,强化末端信息化建设,实行“一户一图一码”制度。居民发现排水问题时,可通过手机等移动端扫码上报信息,大数据平台对数据、信息进行研判后自动派发处理。

据了解,经过处理后的农村生活污水,水质100%达标,可以直接用于火龙果等果树及农作物种植灌溉。火龙果在种植过程中,枝条需要定期修剪,大宅村对火龙果枝条实行全面收集清运,并计划开发粉碎还田技术路线,积极推动绿肥还田,实现农业零排放,推广农家肥、有机肥。

以往村民需自行接电到池塘抽水灌溉,操作不便且存在安全隐患。目前,大宅村已建设高标准农田967亩,完成补水管道1936米,并配备智能节水灌溉系统。农户可通过刷卡或App远程控制自动取水,直通果园进行滴灌,便民、节水、防污染一举多得。

“这意味着,末端处理减少了,即用药量和用电量都节省了。可以说,大宅村对于污水固废的治理,为火龙果产业提供了生态环保的‘肥料’。”厦门市市政园林局水务处处长李志钦告诉记者。

大宅村,正大步走在建成环境宜居、乡村宜业、风景宜游的乡村振兴示范村的道路上。

声明:本网转发此文章,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信息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文章事实如有疑问,请与有关方核实,文章观点非本网观点,仅供读者参考。

热门资讯

图片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