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季媛媛 上海报道 中国近10年的创新药产业经历了快速的发展和升级。在过去10年中,中国无论是创新药项目的数量还是临床试验数量都大幅增加,同时在靶点的创新性、药物形态和技术的多样性方面也有了显著提高。这些变化使得中国创新药产业在国际上的地位逐渐提升。
特别是自2015年以来,中国药品审评审批制度改革使得药品审批时间大大缩短,创新药上市时间也得到了显著缩短。同时,中国创新药产业在临床试验和药品注册等方面的数据也呈现出了逐年增长的趋势。
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22年与2019年相比,全国规模以上医药制造业企业营业收入增加5202.8亿元,三年年复合增长率为6.8%;利润总额增加1169.2亿元,三年复合增长率为11.2%;出口交货值增加1171.8亿元,三年复合增长率为22.3%。中国医药产业在大变局中彰显朝阳产业的特质。
在此期间,跨国药企贡献了关键性的作用。时隔4年,诺华集团首席执行官万思瀚再度来到中国,在他看来,这几年中国医药市场监管环境实现了进一步的优化和完善,药品准入和可及性获得了更多的政策支持,这也使得诺华看到了更多的投资机会。
“诺华正朝着完全专注于创新药的战略方向加快转型,中国市场是诺华全球战略最重要的市场之一,得益于中国、上海良好营商环境和开放政策支持,在华发展取得丰硕成果。将坚定深耕中国市场,持续加大投资力度,围绕临床研究、研发生产等各领域开展务实合作,让新技术、新疗法、新产品更好服务患者、增进健康福祉。”万思瀚表示。
诺华集团首席执行官万思瀚 受访者供图
据麦肯锡全球研究院分析预测,至2040年,中国整体疾病负担将达到4亿年DALY,通过预防性手段、治疗性手段和突破性技术研究,有望减少高达55%,即超过2亿DALY的健康寿命损失,这些都与跨国药企引领的医药创新息息相关。
耕耘经年,外资企业不仅在上述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更是带来了先进的管理理念、科技前沿信息及产品,其在中国展现出的人才、技术、管理等多方面优势,随着产业价值链的持续延伸,也带来了更广泛的示范和溢出效应,成为众多行业效率和质量整体提升的推动力之一,助力中国市场融入国际价值链、国际创新体系,推动了中国企业在与外资企业的竞争与合作,一步步实现了产业链位置的跃迁。
作为改革开放后首批进入中国的外资药企之一,诺华在过去几十年见证、参与和推动了中国医疗卫生事业的蓬勃发展。万思瀚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据他的观察,自2015年以来,中国在3个方面不断地加速改革:监管改革、医保改革、以及对生物科技整个产业环境的支持。具体而言:
在监管改革层面,近年来国家药监局推出了一系列新的政策,包括对于创新药品的优先审评审批等,让诸多创新药更快地进入市场。诺华自从1987年至今已有大约100款药物在中国获批,从2018年以后有40多款创新药获批,这也证明了现在整个政策环境是非常利于创新药物公司的发展,而最近,诺华获批的产品包括用于心血管疾病治疗的乐可为以及用于治疗乳腺癌的凯丽隆(Kisqali)。
以“乐可为”为例,乐可为是全球首创用于降胆固醇的小干扰核酸药物,能够精准靶向肝脏,通过启动生物细胞内的调节机制,持续降低患者血液中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患者在初始注射及第三个月的注射治疗后,每年仅需接受两次治疗,即可长久平稳地降低LDL-C达50%以上,乐可为有望简化现有血脂管理模式,减少患者心脑血管事件发生。该药物在2022年销售额为1.12亿美元,2021年,乐可为销售额仅为1200万美元。
在医药可及层面,通过将创新药纳入国家医保目录,可以服务更多的中国患者。自2017年以来,诺华已经有30多款创新药进入了国家医保目录,涵盖多个治疗领域,从而得以把更好、更多的疗法带给更多的中国患者。诺华也一直积极地加大投入,提升药品可及性,除了在一线城市通过各种创新的方式提升药品可及性外,也覆盖了约一千个县域市场。
在本土生物科技生态圈层面,中国涌现出大量的创新药企,诺华也积极地和中国的生物医药公司合作,把最新创新成果带到全球市场,同时也积极地参与这些创新项目的投资。
“结合以上的各个因素,我们也不断地和社会深化互信。诺华在中国成立了一家卫生健康发展基金会,我们是首家在中国设立此类基金会的跨国药企。与此同时,我们也不断地完善建设自己的企业文化。我们认为中国是我们在全球范围内发展最快的市场。”万思瀚说。
在加速中国市场布局的同时,诺华也在加速创新转型。尽管新冠病毒“大流行”已结束,但疫情仍影响着全球医药市场,全球医药市场也将继续面临挑战。特别是众所周知的创新药物研发成本高、风险大、周期长,缩减研发管线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降低企业研发成本。在精简产品管线的同时,企业也需要从市场挑战中不断总结经验,挖掘新的市场增长点。
这两年,诺华与大多数跨国药企一样选择“去伪存真”,终止继续开发管线中10%的非核心项目,以增强对心血管、肾脏及代谢,免疫,神经科学以及肿瘤这四个核心治疗领域的聚焦。与此同时,诺华也一直在积极探索外部的合作机会,着眼从众多产品管线中选择最佳的投资标的,筛选出最佳的产品管线。
万思瀚表示,自从2018年以来,诺华一直在积极进行转型,交易总规模超过千亿美元,这一切都是为了让诺华成为一个更加聚焦创新的公司。而诺华的投资以及转型动作,如退出一些消费健康以及医疗器械的领域、进行对爱尔康的拆分、计划完成仿制药业务山德士的拆分、售出罗氏的股权等都是创新转型的表现。不变的是,诺华将持之以恒地每年投入约100亿美元的研发资金,也会不断地招募最顶尖的科学家和人才,同时积极地寻求包括并购、收购以及许可授权等在内的外部合作机会。
“诺华在中国的战略与全球战略保持同步,我们同样聚焦一样的治疗领域和一样的技术平台,只是可能会有一些微调。例如,眼科依然是我们在中国非常关注的一个领域,在其他区域眼科重要性则有所降低。”万思瀚介绍,在研发方面,当前在中国,诺华共有约100个临床试验正在进行中,并且三期临床试验已经实现了100%与全球同步。这样可以不断缩短新药在中国上市和欧美上市中间的时间差。
在未来,诺华将专注于不断地提升将最新的技术引入中国市场的能力,而目前,诺华已升级本土化战略,重点推动在中国的创新和研发。一方面,第一时间把全球创新成果引入中国,让中国患者能够更早受益;另一方面,根据中国患者的实际需求,以中国速度开拓本土创新。
万思瀚介绍,目前在生产制造方面,诺华在北京昌平设有一个规模较大的工厂,在中国市场推出的大部分产品都是在昌平工厂进行包装。未来诺华也会在中国考虑投资放射配体疗法的本地化生产制造以供应中国市场。
“一直以来,我们将自己的重点放在带来最有影响力的创新产品和疗法上,以满足医生和患者的需求。 同时,我们会抓住产品上市的第一波机会,其次是进入国家医保目录的可能,进一步提升可及性,服务更多患者。”万思瀚说,当然,随着产品进入市场的年限增加,公司也将面临越来越多的竞争。所以要在中国市场取得成功,关键的因素是保护好知识产权以及数据,确保在产品的专利期内,能够通过创新产品和疗法最大程度地服务中国患者。
在市场“内卷”大环境下,中国创新药行业在未来将面临更加复杂和多元的竞争,需要不断提升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包括研发能力、质量管理能力、商业化能力、国际化能力等。医药企业如何在有限的现金流下加强研发投入,市场给公司的估值较为关键。毕竟,不断加强研发投入的前提是必须有足够的后续商业化运营支撑。
这是诸多中外企业面临的“大考”。提及商业化的布局策略,万思瀚指出,最重要的是把同类首创以及同类最佳的疗法尽早推出,或与全球同步第一时间引入中国市场,以便扩大商业机会。
“我们通常是先进入自费市场,然后再积极寻求进入医保目录的机会。过去我们也看到很多成功案例,比如诺欣妥和可善挺,在中国市场这两款药品服务的患者数量在诺华全球各个市场中也是最高的。在医保目录谈判方面,我们也看到越来越多的可预见性,这也可以帮助我们做出更好的规划和战略制定。”万思瀚说,只要能够充分抓住专利期的机会,产品的商业化前景会较为理想。与此同时,诺华也接受并理解随着时间的推移会有越来越多的竞品出现的现实。
在抓紧时间窗口的同时,选择合适的商业化伙伴也较为关键。目前,药企之间的商业化合作已是越来越普遍,企业合作模式丰富多样,从研发到销售,优势互补,可以快速捕获市场机遇。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统计发现,当下,合作模式主要有5种:
一是立足国内,放眼全球。在布局海外市场、全方位推进全球临床开发的过程中,加速布局全球临床试验;二是资本助力,快速发展。由资本投资孵化产品,并推动商业化上市;三是深耕中国,合作共赢。跨国药企通过本土合作获得产品中国大陆的市场独家推广权,发挥资源优势帮助本土企业开拓市场;四是本土龙头另类创新。本土医药企业间合作共同开发项目并推动药物的注册上市及商业化;五是商业拓展,股权认购。通过多品种联合临床及股权投资达成战略合作。
然而,创新药研发周期长、投入高、风险大,要想最终走向成功并非易事。这两年,全球市场涉及合作创新药物的临床开发终止事件频发。这也是由于随着临床试验深入推进,不可控因素也不断增多,同时对合作企业的临床开发和资金支撑能力要求越来越高。一旦遭遇临床终止开发,那么前期的所有努力和成本支出也就付诸东流。
那么,在新药研发越来越难、成本越来越高的情况下,企业该如何把控合作背后的风险,避免“财药两空”?对此现象,万思瀚认为,未来可能会看到跨国药企会在更早的阶段介入与中国本土生物医药公司的合作,这样可以让产品在未来出海更加顺利,并且在生产的阶段遇到的障碍更少,应该会在第三期阶段之前就介入合作。
“在选择合作伙伴的时候,我们最关注的肯定是科研能力以及质量,需要考量科研是否足够严谨、有没有临床前充分的试验以及动物试验支撑,如果有可能的话还需要有人体试验来提供充分的证据,帮助我们判断在晚期临床阶段中这个产品会不会有足够的成功潜力。”万思瀚说。
无疑,修炼“内功”是很重要的一部分,从商业能力、知识产权管理到资源筹集等各方面都需要有相应的提升,而另一方面也需要“借力”,通过合作将自身的触角拉长,以杠杆撬动比自身更强大的力量和资源,从而实现创新成果的落地、创新价值的转化,进而实现共赢。
声明:本网转发此文章,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信息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文章事实如有疑问,请与有关方核实,文章观点非本网观点,仅供读者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