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公募基金二季报已发布完毕,数据显示,二季度股市表现低迷,公募基金整体亏损超2100亿元,一季度受益于市场恢复性上涨,当季度公募基金整体盈利3611.65亿元,上半年基金整体盈利超千亿元。
基金二季度亏损超2000亿
同花顺iFinD数据显示,发布二季报的各类型基金二季度合计亏损2180.63亿元,其中多只规模较大的白酒、医药主题基金二季度亏损最多,两只纳指ETF及多只货币基金二季度盈利最多。综合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公募基金合计盈利3675.14亿元,上半年基金整体盈利近1500亿元。
分类型看,ETF基金二季度合计亏损623.55亿元,ETF连接基金合计亏损95.91亿元,普通股票型基金合计亏损332.65亿元,混合型基金合计亏损2145.14亿元,FOF基金32.65亿元,QDII基金合计16.34亿元,债券基金合计盈利740.47亿元,货币基金合计盈利591.77亿元,商品型基金合计盈利6.35亿元。
截止2023年7月21日,共154家公募基金管理人披露了2023年二季报,整体规模为27.37万亿元,环比2023年一季度26.37万亿规模上涨3.81%,同比2022年二季度26.67万亿规模增长2.62%。其中,天相一级分类债券基金及其他基金(主要为REITs)规模环比增长较高,分别为9.50%和8.48%,而混合基金和基金中基金(FOF)规模环比下降6.91%、5.63%。剔除货币基金后,全市场基金规模合计16.10万亿元,环比2023年一季度15.63万亿非货币基金规模上涨3.01%,非货币基金规模企稳。
管理人规模方面,截止 2023 年二季度末,规模前十大管理人规模合计 11.07万亿元,全市场基金管理人规模合计27.37万亿元,规模前十大管理人规模占比40.43%,占比较上季度末下降0.40个百分点。近三年,前十大管理人合计规模占比整体呈现下降趋势。
二季度基金加仓AI产业链中光模块、服务器及应用
另据华泰证据数据显示,二季度基金加仓AI产业链中光模块、服务器及应用,地产链剔除家电后实际减仓。
数据显示,二季度公募对双创板块配置分化,港股整体配置强度环比小幅上升。二季度,新成立偏股型基金840亿份,较一季度的988亿份环比下降。数据显示主动偏股型基金持有股票规模环比下降7.7%、仓位下降1.3%,而港股仓位环比小幅上行。分板块占比看,主动偏股型基金加仓科创板,而减仓主板、创业板,创业板当前低配比例已回落至2010年以来均值下方。
公募基金二季度在TMT中加仓通信、电子,剔除主题基金后电子配置比例位于10年来低位。二季度公募减仓消费板块,白酒、医疗服务等板块减仓幅度居前。二季度AI产业链中加仓光模块、服务器及应用,地产链剔除家电后实际减仓。二季度,公募基金加仓AI、中特估及地产链,减仓风电/光伏、出行链、社交服务链及社交商品链。AI产业链内部,二季度公募主要加仓光模块、服务器及应用端,主要减仓AI数据及模型层;中特估内部,并购重组逻辑或是公募二季度主要加仓方向,高股息资产(煤炭、公用事业)仓位环比小幅上行,“一带一路”热度有所下降;复苏四条主线中,二季度地产链获加仓(白电是主力加仓方向,剔除白电后公募二季度减仓地产链),其余三条主线均有所减仓。
另据天相投顾数据显示,2023年二季度,全市场混合基金股票平均仓位较上期下降了0.61个百分点,由上季度的77.38%下降至76.76%;债券平均仓位较上期下降了0.11个百分点,由上季度的16.39%下降至16.28%。结合本季度市场行情下落的事实,大部分基金经理变得更加保守,降低了债券仓位和混合基金中股票仓位。
二季度末,天相一级分类中股票基金和混合基金的重仓股TOP10如下表所示,贵州茅台蝉联榜首,药明康德、山西汾酒及上一季度新进入榜单的爱尔眼科、金山办公均退出前十,中兴通讯、恒瑞医药、晶澳科技、中际旭创新进入榜单,其中中兴通讯一举跃居第五位。本季度中兴通讯、恒瑞医药、阳光电源、中际旭创涨幅均超过10%,其中新进入榜单的中际旭创涨幅高达150.79%,而泸州老窖、五粮液跌幅较大本季均超过-15%。阳光电源和中际旭创的基金持有股份占流通股比例超过15%,其中阳光电源占比17.29%,中际旭创占比16.53%。持有贵州茅台和宁德时代的基金数量均超过了1,000只。本季度末以来涨势凶猛的中兴通讯和中际旭创迎来调整下跌幅度均超过10%,晶澳科技下跌幅度达-20.41%。
二季度末,积极投资偏股型基金增持前三是中兴通讯、中际旭创和恒瑞医药,增持市值分别为174.68、124.58和112.37亿元;减持前三是山西汾酒、贵州茅台和隆基绿能,减持市值分别为-145.92、-127.57和-121.50亿元。从二季度涨跌幅来看,增持TOP10股票均有显著的上涨,中际旭创、新易盛和天孚通信股票涨幅超过50%;除贵州茅台外,减持TOP10股票跌幅均超过-10%,其中广联达和山西汾酒跌幅均超过-30%。
声明:本网转发此文章,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信息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文章事实如有疑问,请与有关方核实,文章观点非本网观点,仅供读者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