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经济 >

邹骥谈中国能源转型之策:借鉴国际经验推动市场化改革

为了遏制全球变暖,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各国都在积极推进能源转型中国也不例外最近几年来,关于如何进一步推动中国能源转型的政策不断

目前发达国家的能源转型进展如何中国能源结构转型压力大吗中国应该如何借鉴国际经验,更好地推动能源转型围绕这些问题,中新经纬研究院对能源基金会首席执行官兼中国区总裁邹骥进行了专访

中新经纬研究院:最近几天,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发布了《现代能源体系十四五规划》和《氢能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5月30日,《新时代推动新能源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发布,提出加快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如何看待这些文件出台的背景及其对中国能源转型的意义

邹骥:文件指出了中国能源转型的全局和一些重要部分的发展方向,意义重大在近期,中国的现代化目标需要稳定增长的支持,而稳定增长的基础是能源供应和安全建设现代能源体系是基础中的基础其内涵是以相对较少的能源增长支撑更高质量的经济发展提高能源效率,改变能源结构是核心要义

可是,目前中国的能源排放远未达到峰值,经济增长仍然依赖于能源增长在这种背景下,充足的能源供应是最重要的而用什么样的能源来保证增长才是问题的本质

从需求方面来看,能源需求在不同行业之间的分布正在发生变化过去以重化工业为主的能源需求结构开始演变虽然重化工业仍然是主要的能源消耗者,但是新兴能源需求的比例正在逐渐增加比如大数据中心的能源需求异军突起,再比如,伴随着收入的增加,人们日常消费活动对能源消耗的需求增加能源需求结构日益多元化,支撑人们消费和生活的能源需求比重不断上升从供给侧看,过去十年,非化石能源在一次能源中的比重稳步提升至2020年的16%左右,煤炭发电在电力中的比重继续下降,以水电,风能,太阳能,核能为主的非化石能源比重上升到30%

在这种情况下,建立现代能源系统是保持增长和经济的基础第一个特点是保证国民经济和人民生活的稳定能源供应和能源安全,一次能源和二次能源的保障要更安全,更充足,第二,能源系统更低碳,更清洁,有序地向非化石能源比例更高的方向发展当国民经济和人民生活中的能源供应非常充足和清洁时,现代能源体系就建成了中国将在2030年取得巨大进步,到2050年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可再生能源的比重会很高,非化石能源在一次能源中的比重可能达到70%~80%这是现代能源系统的基本特征

中新经纬研究院:中国能源转型的趋势和目标比较明确,那么如何实现目标如何选择转型的路径和过程

邹骥:十四五时期是我们全面推进能源体制转型的关键五年首先要坚持节能增效,特别是探索信息数字化技术在各大行业的应用场景,寻找节能增效,其次,依次推进非化石能源建设,形成非化石能源互补,高比例体系,再次,考虑如何稳定和优化煤炭和煤电行业的存量,保障能源的饭碗,妥善处理当前稳定存量和中长期逐步退出的关系,严格控制煤电增量,提前安排一些煤电的弹性改造,配合可再生能源的调峰,安排煤电机组的灾备功能,为煤电的长期退出安排一个渐进的路径,最后,要加强智能电网建设,应对局部缺电

总之,能源转型要符合二氧化碳排放峰值和碳中和的目标和路径一句话,能源系统深度低碳,终端使用部门电气化目前工业,建筑,交通都在争取电气化改造据预测,中国电力系统经过20—30年的改造,将由灰电向绿电转变,实现深度低碳化,80%的能源消耗将来自可再生能源特别是交通行业的电气化整体进入了马上起飞的阶段

中新经纬研究院:目前全世界都在推动能源结构的转变十三五末,我国非化石能源消费占比15.9%,2025年目标占比提升至20%这个目标相对容易实现吗考虑到中国的3060双碳目标,中国能源结构转型压力大吗瓶颈是什么怎么破解

邹骥:总的来说,中国能源转型的步伐非常快一是成本快速降低,第二,中国的电力传输技术发展迅速比如青海的风水互补,大大减缓了风水资源的间歇性和波动性但是压力肯定是有的比如目前储能存在瓶颈但我国水库水电相对发达如果把各类水库都以抽水蓄能的形式储存起来,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蓄能的瓶颈我们估计目前中国大概有3000—6000万千瓦的储能化学储能,光伏,太阳能热发电,光热发电也有储能功能未来可以采取多重措施解决储能瓶颈,克服风光资源的间歇性

另一个瓶颈是电网配置,可以通过智能电网建设来调节用电高峰目前,数字技术的快速发展促进了应用场景的不断扩展未来五到十年,当电动汽车的数量可以达到几千万的时候,电动汽车和电网会有一些互动,几千万的电动汽车电池会是一个巨大的储能装置再加上数字化和智能化网络的发展,中国现代能源系统的演进之路将越来越清晰这些革命正在悄然发生

中经微研究院:汽车新能源也是我国能源转化和应用的重要领域数据显示,2022年第一季度,新能源汽车相关企业注册超过5.4万家,新增光伏相关企业注册约2.98万家这说明你说的趋势已经未来已经来了世界新能源汽车市场格局发展如何中国能否实现弯道超车中国新能源汽车发展面临哪些挑战

邹骥:在电动汽车方面,中国实现了弯道超车2021年,世界电动车市场的一半将在中国厂商,产业链,市场都走在世界前列在过去的几十年里,世界上的汽车品牌有大众,宝马,丰田,日产,通用,雪铁龙,Logo等,而中国品牌在包括中国本身在内的世界主要汽车市场的份额极低但是在新能源汽车领域,从目前的趋势已经可以看出,未来一二十年,世界市场上将会出现大量的中国品牌汽车

值得注意的是,在实现二氧化碳排放峰值和碳中和目标的过程中,中国碳中和的时间是2060年,欧美是2050年欧美国家的交通行业对其碳排放比例高于我们,早于中国碳中和目标年的电动汽车制造商提出了更为严格和迫切的要求换句话说,欧美交通行业的减排目标比中国更快更严压力是驱动力,而这种压力在中国传递给厂商的时间要晚于西方国家,所以存在电动车企业竞争力,基建政策支持度,市场助推力相对较弱的风险

在这种情况下,如何保证我们不失去如此重要的产业机会,值得思考这是一个非常紧迫的问题应该更全面地考虑未来工业发展的相关性实施双碳目标的部署,既要考虑高碳产业的承载能力,也要考虑低碳产业竞争力的紧迫性

中新经纬研究院:的确,目前各国在新能源领域进步很快,竞争也很激烈例如,5月18日,欧盟委员会公布了新的能源计划Repower EU:更廉价,安全和可持续能源的欧洲联合行动,该计划表明到2027年还需要2100亿欧元的额外投资其中,加快可再生能源的部署是主要支柱之一各国能源转型进展如何在您看来,中国应该如何利用好国际力量和西方发达国家的经验来推动能源转型

邹骥:欧洲在能源转型方面的经验可以借鉴在国际能源合作的背景下,中国能源结构转型将加快

第一,从发展来看,德国是欧洲经济的火车头,经济规模最大,制造业水平最高非化石能源在其能源系统中占60%,尤其是电力系统,以风光为主能源转型走在世界前列,依然保持着经济大国和制造大国的地位相比之下,非化石能源在中国电力系统中的比重仅为30%当然,南方电网非化石能源发电占比已经超过60%,但总体上还是需要努力的法国的核电也是久负盛名此外,过去几年,英国海上风电发展迅速,成本迅速趋平,接近平价,能源转型走得很快

第二,其背后有很多动机值得借鉴,更重要的是政策体系的构建以英国为例,其促进电力工业发展的政策,推进市场化改革的措施,碳市场的建设等都对能源转型起到了直接的推动作用相比较而言,中国政府的计划,补贴等也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但是,利用市场机制,电力市场化改革等可以迈出更大的一步,有些领域可以更彻底碳市场的发展与电力系统的变革之间的关系仍然很弱

相比较而言,美国的能源转型步伐相对较慢尤其是拜登政府推出的总额达1.2万亿美元的基础设施投资与就业法案,可用于能源绿色低碳转型的内容非常有限另一项旨在应对气候变化和投资清洁能源的重建美丽法案迄今尚未获得美国国会通过未来可能面临清洁能源领域的萎缩和巨大妥协才能通过但美国的数字技术和综合研发能力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在现代能源系统包括建筑交通尤其是电动汽车方面的应用潜力巨大硅谷也有很多相关技术用在智慧城市,智慧建筑,智慧交通上,非常有前景如果把美国的R&D能力和资本与中国的市场和制造能力结合起来,会非常好,有助于全人类的能源转型可是,目前美国对中国的技术封锁和压制阻碍了中美之间的国际合作

总之,中国应加快体制机制的市场化改革,以生产关系的变革推动生产力的变革我国绿色电力交易和碳市场建设尚未全面推开,综合联网服务成本如何分担等问题有待进一步解决同时,伴随着非化石能源的比重越来越大,煤电作为过去能源的压舱石,其退出机制也需要进一步完善,应先立后破,稳步推进

比如,目前我国煤电机组平均机龄13年,经济寿命30年左右也就是说,在剩下的17年里,既要保证存量的简单再生产,又要促进其转型和改造,把主要用途转移到供电保障和调峰上来,产生的成本要分摊到电价中,由综合服务收入覆盖未来二三十年,伴随着非化石能源技术越来越稳定,装机越来越多,发电量越来越大,非化石能源立起来就能破简而言之,能源转化是一个系统的棋局虽然不能等,但是不能等

声明:本网转发此文章,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信息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文章事实如有疑问,请与有关方核实,文章观点非本网观点,仅供读者参考。

热门资讯

图片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