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观察 >

LG新能源第七届中国大学生动力电池创新竞赛落幕

12月7日,第七届中国大学生动力电池创新竞赛颁奖仪式暨青年训练营活动在LG新能源南京工厂举办。由清华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交通大学三校联合组成的锂安新材队获得全国金奖;来自华东理工大学的2支团队获得全国银奖;来自北京理工大学、南开大学、北京科技大学的3支团队获得全国铜奖。

七年历练,LG新能源中国大学生动力电池创新竞赛逐步发展为新能源领域高校间交流创新成果、促进新能源知识科普的重要平台,更成为联合企业、行业机构、高校三方在动力电池领域的研究创新平台。本届赛事由中国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创新联盟、国际汽车工程科技创新战略研究院作为指导单位,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支持,LG新能源和中国大学生知行促进计划作为联合主办单位共同举办。

本届赛事设置动力电池技术研发、应用场景和未来发展三大主题,吸引了全国83所高校的大学生团队参与申报,覆盖本、硕、博全阶段638名大学生,凝聚多元化的青年创造力,实现全方位的人才挖掘。活动现场邀请到南京市政府和有关部门领导嘉宾莅临,中国汽车工程学会专务秘书长闫建来,清华大学法学院教授杨国华,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首席专家方海峰,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研究员黄学杰等嘉宾出席并分享了行业前沿观点,助力大学生开拓视野。

创新驱动未来培育产业青年新力量

随着技术迭代的不断加速,青年人才成为新能源领域创新的生力军,更是推动行业持续进步的重要力量。

本次大赛中,众多获奖团队展现了卓越的创新能力和技术水平,为新能源行业的未来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与希望。LG新能源中国区总裁崔智雄在欢迎致辞中提到:以开放式创新,引领行业变革,是LG新能源投身动力电池行业30年中不变的初心和使命。秉承以能源唤醒世界的愿景,我们将不断以创新之能加强技术领导力、挖掘更多的人才,创造更多的商业前景。

中国汽车工程学会专务秘书长闫建来对大赛取得的成果予以了积极肯定,并对未来汽车产业的发展分享了独到的观点:未来全球新能源产业的变革将围绕两个核心点,第一,在能源压力需求下寻求新的能源突破;第二,全球选择共同走向智能化社会,而汽车产业是率先实现智能化的,也是这场变革中的载体、平台和牵引力。面对这样的汽车产业未来,我们需要一大批可以把科技、专利转化为生产力的复合型人才,期待未来与在座的以及更多的学生们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再次相遇。

洞察未来机遇共谱产业变革新篇章

随着全球对新能源汽车产业的支持力度不断加大,全球电池产业的竞争格局也在逐步重塑。这为新能源行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同时也提出了更高的挑战。如今,技术创新已成为各企业拿下决胜分的关键,唯有加速技术攻关与产业升级,才能在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中保持竞争力。

聚焦国际贸易关系,清华大学法学院教授杨国华在线分享了在全球贸易格局持续紧张的大环境下对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行业的上下游原材料贸易的影响。

近年来,中国汽车产业在技术变革浪潮中逆势崛起,迅速在全球新能源汽车领域奠定了引领地位。中国汽车战略与政策研究中心首席专家方海峰提出:目前新能源汽车进入市场化、规模化发展新阶段,同时带动动力电池保持高速增长,电池全产业链逐步从lsquo;走出去rsquo;向lsquo;走进去rsquo;转变。随着政策法规加强引导、国内外企业开放合作,动力电池产业有望进一步实现高质量国际化发展。

围绕新材料推动动力和储能电池升级议题,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研究员黄学杰梳理了目前新一代动力电池材料的发展现状:正极材料从磷酸铁锂到三元、高镍化,正在不断实现突破。而在这次比赛中,我们欣喜地看到,学生们不仅理论知识扎实深厚,更在实践创新中展现出非凡的才华与潜力。中国动力电池的未来,正握在这些年轻人手中。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第十八研究所研究员肖成伟也对获奖团队提出了未来期许,他表示:连续七届参与赛事以来,见证了大赛健康、快速的发展,也看到了青年学子对赛事的重视度和参与度。学生们的参赛作品涉及领域十分广泛,并紧密结合了实际的应用场景,这为未来动力电池汽车产业的发展有很大助力。我相信,你们就是未来推动中国新能源事业前行的中坚力量。

贯彻人才战略点燃产业发展新引擎

中国市场不仅是全球新能源产业蓬勃发展的核心驱动力,也是推动全球减碳进程、迈向净零排放未来的关键一环。怎样让这里遍地开出创新之花,让创新力量反哺世界,是LG新能源长久以来积极探索并实践的命题。

LG新能源连续七载成功举办中国大学生动力电池创新竞赛,充分激发青年才俊创新思维,推动新能源技术进步。为更广泛地播撒创新之种,LG新能源精心策划了一系列人才培养与校企合作项目,例如大学生韩语演讲大赛、大学生夏令营等,点燃了青年学子投身新能源事业的热情与梦想。

LG新能源中国HR担当郑秀龙最后表示:人才培养不只是学校的责任,而是社会与企业共同的义务。自进入中国后,LG新能源自觉肩负起促进行业发展的引领者责任。我们始终坚持开创和探索校企合作新模式,充分发挥科技创新培育人才的基础性作用。

声明:本网转发此文章,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信息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文章事实如有疑问,请与有关方核实,文章观点非本网观点,仅供读者参考。

热门资讯

图片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