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哈尔滨火爆全网,凌冽寒风下的北国,竟一时成了最热闹的地方。而我们此次驾驶奥迪Q7一路北上至此,却也并非是来凑热闹的。中央大街、索菲亚大教堂风情虽胜,但此行目的却是在 -30?°C的松花江采冰场。在这里,我们将驾驶奥迪Q7来一次极限拉冰挑战。以奥迪Q7为牵引车,在冰面上拖拽重约8.8吨的冰块行进100米。看看奥迪引以为傲的quattro四驱系统在如此严峻考验下,能有何等表现。
冰封北国,近乎 -30?°C的低温环境,让哈尔滨这座城市别具风情。深冻三尺的松花江面,迎着灿阳,映射出城市的远景。呼出的每一口空气,都凝结成霜雾,点缀出如幻意境。而就在这番奇妙景象中,奥迪Q7已经做好了备战准备。冰面行驶对于家用车来说,无疑是一件困难的事。基础的物理知识告诉我们,冰面超低的摩擦系数,必然会对车轮动能的释放产生巨大削减。而在行驶过程中,稍有不慎,更是有可能发生侧滑。而8.8吨的冰块,相当于100个成年男性的体重。想要在这般条件下,将其拖动百米,绝非是单纯凭借“莽力”就能做到的。可以说,哪怕是载重能力卓越的工程车,都不一定能完成这一挑战。
在有序的现场准备工作结束后,巨大的冰块已经堆叠摆放到位。而低温环境,冰块与江上冰面短时间接触后,便会发生冻结,令挑战难度再次上升。车辆检查、牵引装置检查、冰面检查,一切准备就绪。奥迪Q7蓄势待发,巨大的冰块缀在其后,很难想象将其拖动百米,需要怎样的伟力。整个挑战过程,起步阶段无疑是最困难的环节。能否为巨大冰堆施加最初的动力,是此次成败的关键。
奥迪Q7启动发力,为了平稳行驶以防打滑,奥迪Q7的初速度并不快。车轮缓缓滚动,牵引绳带腾起绷直,这时挑战现场成了拔河比赛。冰堆缀在原地,奥迪Q7默默施力向前,在一时的静态对峙中,巨大的角力吸引着所有人心神。一秒、两秒、三秒,其实并没有太久,有人喊出了声——“动了”。奥迪Q7的车轮轮毂发生轻微的摆幅,以微弱的角度向前滚动。而巨大冰堆终于放下了对原地的坚守,以微弱速率开始随车向前滑动。这一结果无疑要归功于奥迪Q7强大的纯机械中央差速器quattro全时四驱系统,为车身提供了实时超强抓地力。
转眼过后,奥迪Q7行驶逾快,其强大的动力性能得到完美释放,拖拽着冰堆保持着一个稳定速度,以平稳姿态向前行驶。要知道拖拽着8.8吨重冰在冰面行驶,平稳绝对是第一诉求。如果发生打滑,或者方向偏移,可以想象巨大冰堆产生的惯性,将为挑战带来怎样的灾难后果。明明是坚冰深冻,却开出了一种如履薄冰的感觉。终点线终于临近眼前,奥迪Q7拖拽着冰堆继续保持完美的平稳姿态向前行驶,最终成功完成此次挑战。
奥迪凭借先进且完备的技术体系,才打造出了奥迪Q7此般强大的动能勇士,全系标配纯机械托森中央差速器quattro全时四驱系统,提供实时超强抓地力,在冰雪这样的低附着力路面环境下,当系统侦测到车轮打滑之后,则会零延迟的将车辆前后轴的动力比例在70:30到15:85之间自由调配。托森差速器的好处就是单纯靠复杂的机械齿轮组啮合进行动力分配,可以自动感应转速差,并进行限滑反馈,响应非常及时。此外,奥迪Q7包含7种驾驶模式,在切换驾驶模式为冰雪模式后,还可通过电子限滑系统带来更为积极的实时抓地效果。而该车搭载的3.0T引擎迸发出250kW、500N·m强劲动力也是其综合动态性能表现的基础保障。
奥迪Q7出色的表现,源自奥迪优异的车辆动态调校传统。似乎奥迪品牌有着与生俱来的强大运动基因。无论是quattro技术过于强大,以至于被国际汽联禁止应用于房车赛的经历,还是18次参加勒芒13次荣登冠军领奖台的成绩,亦或是刚刚在今年1月由奥迪e-tron斩获的达喀尔拉力赛冠军,都足以充分展现奥迪品牌所释放的强大的运动势能,奥迪始终以“赛车是技术实验室”的信念挑战赛车运动,并将成果反哺至产品车型。让高性能和可控性刻入每一台奥迪车DNA之中。
提到运动性能怎能绕过奥迪大名鼎鼎的quattro四驱技术?quattro最早于 1980 年的日内瓦车展初次亮相。1986 年,奥迪公司用托森式差速器取代了第一代人工锁定式中央差速器。2005年,奥迪又开发出通过非对称的方式分配基本的动态作用力的周转齿轮。更值得一提的是,奥迪一直在推动 quattro 技术的发展。奥迪针对每一款车型都量身打造了不同版本的 quattro 驱动器,共有八百多万辆奥迪车采用了 quattro 技术,quattro 四轮驱动技术是奥迪公司发展的基石之一,在新技术的支持下焕发了更强大的生命力。
冰封雪国的一场极限拉冰挑战,让奥迪Q7再次成为动力性能无冕之王。基于奥迪不断探求技术革新的品牌精神,打造出的奥迪Q7,无疑具备着强大的产品生命力。拉冰挑战,区区百米却如迈步百年,闪耀的是奥迪百年发展历程的技术革新与积累。而奥迪勇于创新,敢于挑战的进取精神也被奥迪Q7完美传承,并引领着这个时代。
声明:本网转发此文章,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信息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文章事实如有疑问,请与有关方核实,文章观点非本网观点,仅供读者参考。